ISO內審員培訓-關于ISO體系認證中的內部審核
發布時間: 2022-09-06 00:42 點擊:
隨著社會的發展,ISO標準以其獨到之處,逐漸從原本興起的制造業向第三產業乃至政府機關滲透。有關行政學家認為,政府機關引入ISO,有助于建立更加有效的管理和監督體系。ISO標準不但能夠全面、科學、精準的推進政府的管理模式,同時通過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標準,協助政府及公共組織的規范化運行及標準化服務,從根本上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標簽,提升服務質量。
近年來,我國政府引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嘗試在眾多部門打造樣本,質檢、藥監、水務、公安、工商等。出入境檢疫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這兩個部門是最早接觸ISO體系的兩個部門,如江蘇省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在1997年即著手引入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1999年通過認證,并取得了很好地的效果。ISO體系的引入對于政府組織來說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這畢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體系建立的過程通常并非一路暢通,大多數時候還是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在理論和實踐中找出最適合當時、當地情況的一條道路。因此,完整系統的建立不再單單是套模板、寫文案,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驗證其可行性,充分發揮內部審核的作用,否定之否定,最終實現績效改善的結果。
從ISO體系建設路徑可看出,內部審核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期以內部審核作為研究重點。
1關于內部審核
內審,由組織自己或組織的名義進行,審核組織自身的管理體系,驗證其是否持續滿足規定的要求并正常運行;是對所策劃的體系、過程及其運行的復合型、適宜性和有效性進行系統的、定期的審核,保證管理體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續改進的過程。
2內部審核目的
內審為有效的管理評審和糾正、預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在于:
(1)驗證組織設定的管理方針與管理目標的實施效果,包括重點工作責任及績效考核體系;
(2)創建內部管理模式,通過內審及時發現過程、接口、資源和部門職責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糾正、預防和持續改進;
(3)確保公司運營質量標準,通過貫標達到滿足標準或其他約定的文件(如合同)要求,對顧客提供質量保證,這是內部審核的一項直接目的。
(4)通過內審發現問題,糾正不足,為通過外部審核做好準備。
(5)內審是自我改進的長效管理機制,促進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持續保持有效性,并不斷改進完善。
3內部審核要求
(1)立場獨立
獨立性是審核的公正性和審核結論的客觀性的基礎。內審員獨立于受審核的活動,并且不帶偏見,沒有利益上的沖突。
(2)心態客觀
內審員在審核過程中保持客觀的心態,以保證審核發現和結論僅建立在審核證據的基礎上。
(3)證據可靠
在審核過程中使用獲得可靠審核結果的合理方法,審核證據應是真實的、可重查的、可驗證的、證據來源于可靠的信息。
(4)結論可信
采用合理的抽樣方法,諸如隨機抽樣,適度均衡抽樣,保持足夠的樣本數量,是確保審核結論的可信性的重要方法。
4內部審核流程
內部審核自啟動后,將經過七個環節后實現閉環。
在內部審核流程中,現場審核是使用抽樣檢查的方法尋找客觀證據的過程,需遵循三個原則:
(1)堅持以“客觀證據”為依據的原則
沒有客觀證據而獲取的任何信息都不能作為不合格項判斷的依據;客觀證據不足或未經驗證也不能作為判斷不合格項的證據。
(2)堅持獨立、公正的原則
審核判斷時應堅決排除其他干擾因素,包括來自受審核方的、審核員感情上的等等影響判斷獨立、公正的因素,自始至終維護、保持審核判斷的獨立性和公正性,不能因情面或畏懼而私自消化不合格項。
(3)堅持“三要三不要”原則
要講客觀證據,不要憑感情、憑感覺、憑印象用事;要追溯到實際做得怎樣,不要停留在文件、嘴巴(回答)上面;要按審核計劃如期進行,不要“不查出問題非好漢”。
當按抽樣方案審核后無不合格項時,就應采取“無罪推定”的原則,轉到下一個審核項目上去。
中國中鴻實業有限公司旗下:中鴻認證服務 www.abciphonesymas.com
1998年至今 ISO認證/企業資質服務 直辦非中介 全國接單 遠程或就近安排審核
1.誠聘專兼職審核員(全國/符合條件可免費定向培養);誠聘專職咨詢老師/專職市場專員;
2.全國誠招ISO認證代理人(個人級/企業級),轉發信息即傭金,免費培訓;
3.本年度ISO內審員免費培訓開始了,每月免費名額有限,從速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