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標準,由格力提出的兩項壓縮機國標標準立項
發布時間: 2022-10-18 12:46 點擊:
ISO標準,由格力提出的兩項壓縮機國標標準立項
格力在關鍵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產業創新四個維度上的創新,構建起了格力在中國制造的標桿意義:作為最早舉旗掌握核心科技的家電頭部企業,格力在壓縮機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突破是中國制造崛起的開端;抓住消費者需求,從技術與需求兩頭著手實現產品創新是格力工業能力的體現;在流通渠道的服務創新則體現了格力強大的分銷能力,更是在零售環節強化了產品的先進性;尤為重要的是,格力突破壓縮機等技術的專利壁壘,帶動了家電全行業鏈的創新,并從家電業拓展到整個高端智造領域。
翻越技術高墻成就家電巨頭
中國家電業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再傳捷報。
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官方公告顯示,經ISO制冷壓縮機分委會(ISO/TC86/SC4)投票,由格力提出的兩項壓縮機國際標準《容積式制冷壓縮機性能評價》(ISO/NP 18501)《離心式制冷壓縮機性能評價》(ISO/NP 18483)高票通過立項。
據了解,這兩項標準的立項獲得了德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的廣泛參與,未來可為容積式制冷壓縮機、離心式制冷壓縮機的能效評價提供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有利于推動全球制冷壓縮機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促進制冷行業實現“雙碳”目標。
相關專家介紹稱,ISO/TC86/SC4是制定制冷壓縮機國際標準的權威國際組織,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于2020年首次擔任ISO壓縮機分委會主席,并于今年再次連任。此次格力兩項國際標準的成功立項,既是我國在制冷壓縮機領域首次成功立項的國際標準,同時也是中國制冷壓縮機行業在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歷史性突破,反映了格力在制冷壓縮機領域的技術實力。
事實上,正是對技術高墻的一次次翻越,讓格力站在了家電行業的巔峰。
以格力的王牌產品空調為例。2002年,在中國空調業剛剛起步之時,格力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就意識到,只有掌握核心科技,突破行業專利壁壘,堅持自主創新,才有中國產品崛起的機會。為此,格力提出了“掌握核心科技”的目標,科研投入實行“按需分配,不設上限”的原則,公司內部還設立最高達100萬元的科技進步獎,通過多種措施激勵科技創新。
依托自主創新,格力逐步打破了空調行業的技術瓶頸,用了不到兩年時間一舉攻克了日本耗時16年研發出的“多聯式中央空調”技術,隨后格力又推出了中國首臺離心式冷水機組,打破了國外對離心機技術的壟斷;2005年11月,世界第一臺超低溫數碼多聯機組在格力中央空調生產基地順利下線,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被攻克——中國造空調不僅可以給零下25攝氏度的寒冷地區送去溫暖,而且能實現高效制熱,省電節能。
如今,走進格力,全球最大的空調研發中心便矗立眼前。在這里,格力攻下一連串頂尖技術難關:每臺每年可節電440度的1赫茲變頻空調、擺脫氟利昂依賴的R290環保冷媒空調、改變北方傳統供暖模式的雙級變頻壓縮機、無稀土磁阻變頻壓縮機……截至2022年9月,格力已累計申請專利10283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3126件;累計發明專利授權15986件,是唯一一家連續六年進入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的家電企業。
憑借技術創新和過硬的品質,格力贏得了更大的國際市場,得到了世界的尊重,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歐睿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格力家用空調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0.2%,登頂全球第一;而《暖通空調資訊》發布的數據則表明,在國內市場,格力中央空調已連續10年占有率全國第一。
目前,格力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創新體系,這不僅為其自身發展構建了一個強大的技術“蓄水池”,也讓中國制造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多了一份話語權。
開啟多元化自主創新智造之路
當格力登上全球空調業之巔時,數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也隨之而來。彼時,很多人都對格力如何在家電行業保持競爭力拭目以待,而格力卻出人意料地選擇拓寬“賽道”,努力成為智能裝備領域的“種子選手”。
2013年,格力正式宣布進軍高端裝備領域。董明珠回憶說,當時這么做的直接原因是,從國外購買的一些裝備制造設備,別人總是留有幾個功能不讓你使用,你請他們幫助打開這個功能,對方會以各種借口拒絕,或者另外提這樣或那樣的條件。而國內生產的制造裝備又達不到格力要求的標準。
怎么辦?格力選擇了自主創新。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作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工業機器人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不過,在發展的初期,由于起步早,一些關鍵技術掌握在國外廠商手里。經過刻苦攻關,格力已成功實現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掌握了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機三大關鍵核心技術。
如今,格力生產的機器人產品已涵蓋負載重量從1kg至600kg的六軸多關節機器人、四軸碼垛機器人、水平多關節機器人、直角坐標機械手等全系列化產品,并已建成廣東珠海、河南洛陽格力機器人產業園,年產能達到5000臺至10000臺,廣泛運用于焊接、裝配、搬運、碼垛、涂膠、包裝、機器人教學等領域。
除此之外,數控機床亦是格力近年來大力布局的產業。
機床被業界稱為“工業之母”,是高端裝備制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國機床行業起步相對較晚,在精密化上還有差距,大部分高端數控機床仍靠進口。
意識到機床對制造業的重要性后,董明珠提出格力要研發自己的數控機床。格力開始自主研發,鉆研數控機床的核心技術。2015年,第一臺自主研發的GA-V2310雕刻機奠定了格力機床發展的基礎;2017年6月,格力首臺五軸數控機床自主研發成功,標志著格力踏入高端數控機床研發領域。
目前,格力打造的珠海數控機床產業園,經過多年深耕細作,已成功推出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立式數控機床、臥式數控機床、龍門加工中心等全系列化產品,得到市場的良好評價。其中,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作為數控機床中的尖端產品,可加工復雜曲面材料,廣泛應用于能源、汽車、通用機械等領域。
此外,格力的模具加工業務歷經近7年快速發展,同樣創造了多項行業領先技術,擁有數控加工設備超過1200臺,其中自主知識產權的模具加工柔性生產線共8條。
顯然,經過多次探索和沉淀,格力在智能裝備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完成了從工業機器人到核心零部件、數控機床的產業化布局。
董明珠說,智能裝備產業不僅是格力布局的重要方向,也是格力轉型成為工業集團的重要支撐。“現在我們的目光已經聚焦于智能制造,未來還將在這條新路上摸索與實踐,推動工業整體升級。”
探尋中國智造高質量發展路徑
縱觀格力的發展過程,也是中國智造崛起的過程。從“好空調格力造”“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到如今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大跨步發展的背后,不僅彰顯了格力的科技實力和深度的產業布局,也為中國智造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樣本。
在中國,梳理具備世界競爭力的產業,中國家電業無疑當之無愧;在世界,能夠代表中國制造發展水平的,中國家電業也占據一席之地。原因在于:首先,中國不只是世界家電的制造中心,也是世界家電的創新中心;其次,中國不只是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更擁有全球最全的產業鏈集群。
過去多年,正是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優勢,中國家電產業為全球制造了大量的優質產品,同時依托科技創新上的持續投入,引領了家電領域的消費趨勢和潮流。而中國家電業的發展正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縮影。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新時代,格力式的自主創新模式無疑對轉型升級中的中國制造業有著重要意義。家電業是我國制造業市場化最早、市場競爭最為充分的行業,格力的高質量發展,磨礪出中國特色的制造業發展路徑: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尋找創新點,研發出花樣繁多的適合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在流通渠道的服務持續創新,使消費者獲得了從“六年免費包修”到“十年免費包修”的空調創新服務;從產業需求出發,創新關鍵技術,從核心技術突破產業難題,并向上下游延展產業鏈條,帶領產業實現智能化轉型、“雙碳”綠色轉型。
中國中鴻實業有限公司旗下:中鴻認證服務 www.abciphonesymas.com
1998年至今 ISO認證/企業資質服務 直辦非中介 全國接單 遠程或就近安排審核
1.誠聘專兼職審核員(全國/符合條件可免費定向培養);誠聘專職咨詢老師/專職市場專員;
2.全國誠招ISO認證代理人(個人級/企業級),轉發信息即傭金,免費培訓;
3.本年度ISO內審員免費培訓開始了,每月免費名額有限,從速預計。